瀏覽數量: 32 作者: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 2020-02-28 來源: 本站
2020, 我們邁入了新的一年和新的年代,這正是非常好的機會來展望無線網絡的重要趨勢及其對無線測試系統和制程的影響。下面進入正題:
![]() | 回顧與2020年愿景 |
不出所料,5G 在 2019 年的無線領域里出盡風頭。在 CES 和 MWC Barcelona 期間,幾乎每個移動和基礎設施參與方都推出了 5G 產品或服務。盡管其中一些產品比其他產品更貼合實際,但它們大多具有相同的特點——都難逃成為第一代產品的命運。
如果您是花費 1300 美元購買第一代 5G 毫米波手機的早期使用者之一,那么您必須在正確的城市找到正確的街道,然后當屏幕上出現“5G UWB”標志時,您應該慶祝一下。不過,如果您接收到 5G 信號,那就千萬不要移動!絕對不要進入室內!
您可能還會注意到,如果您正在測試千兆位的下載速度,則在幾分鐘后,手機會跳回 4G 模式一小段時間,以便給設備降溫。
這毫不奇怪,因為 2019 年的 5G 只是處于技術演示階段。移動產品的數據傳輸率很高,但利用 5G 的能力卻有限,無法吸引大量消費者放棄目前使用的手機。另外,5G 移動熱點尚未完全成熟,價格相對較高,數據計劃有上限,網絡支持也有限。
隨著第二代 5G 芯片進入產品市場,預計 2020 年的銷售量會有所增長,分析師預測單位銷售量將大幅提高。預計到 2020 年,5G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 1.75 億至 2 億部,這一估值有望隨著新市場報告的每次發布而增長。這種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國正在積極利用中頻帶頻譜進行 5G 擴建,而專注于中國市場的手機制造商正在為這一增長未雨綢繆。此外,我們還期盼著日本在今年主辦東京夏季奧運會時重點打造的各種 5G 應用場景。
5G 時代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其已在 6 GHz 以下 (FR1) 和毫米波 (FR2) 部署中現身。由于我們已經經歷了第一輪 5G 產品發布,現在是供應商認真應對下一輪大批量生產的時候了。對于 5G 毫米波產品,供應鏈中仍然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問題,比如在哪個生產階段檢測質量問題,但是產品公司對這項技術的滿意度開始逐漸提高。
隨著制造商應用多設備并行測試技術來提高制造經濟效益,測試這些產品的成本變得越來越低。在 6 GHz 以下的 5G 產品上,制造挑戰在于產品中支持全新中頻帶頻譜和 MIMO 的天線數量。
制造商正在通過實驗來確定優勢組合,確保在工廠不同工位中執行的測試與生產線上的產量和節拍時間之間取得絕佳平衡。要在 2020 年實現 5G 市場的增長目標,不僅需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友好的價格,還需要借助高質量產品提供出色的用戶體驗。
![]() | 下一步計劃:更多頻譜 |
對于 2020 年的美國而言,要真正實現大規模 5G 部署,有很多無線頻譜問題亟待解決。今年,將有三個主要頻譜領域發揮作用:另一輪毫米波頻譜拍賣、開放 6 GHz 免許可頻譜以及提供更多中頻帶頻譜。特別是,從北美的角度來看,目前迫切需要在中頻帶 5G 頻譜上大力投入。憑借數千兆位的下載速度,備受矚目的毫米波頻譜登上各大媒體頭條,而中頻帶頻譜則是 5G 網絡覆蓋的真正主力軍,將成為 5G 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一環。
隨著美國中頻帶5G支持時間表的確定,還需要關注6 GHz免許可頻譜 (5.925GHz–7.125GHz)。我必須強調這一事件的重要性——自從上一批大量免許可頻率使用以來,已經過去了 20 年時間,這次頻譜的擴充使得現有的可用頻譜增加了一倍以上。
目前,我們主要在 Wi-Fi 背景下討論這些頻譜,但業界最后還需要部署 5G——預計明年會有更新。對于 Wi-Fi 而言,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好消息/壞消息(挑戰)之一是向后兼容性。在 Wi-Fi 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它始終支持前幾代產品。
如今,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區,采用傳統 Wi-Fi 技術的設備將 2.4 GHz 和 5 GHz 頻段擠得密不透風。當前推出的 Wi-Fi 6 采用的無線傳輸方法與前幾代技術大為不同。要為 Wi-Fi 6 提供一個“干凈”的環境來實現標準中設計的顯著改進,6 GHz 頻譜至關重要。
![]() | 囤積子彈和瓶裝水,這是僵尸啟示錄! |
如今,對于 2020 年而言,情況完全不同。
首先,我將簡要回顧一下 2002 年。在鹽湖城舉辦的冬季奧運會上,美國奪得了創紀錄的 34 枚獎牌;每加侖汽油的平均價格為 1.61 美元;CBS 的 CSI 是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Limp Bizkit 在第三次提名后贏得了“全美音樂獎最*受歡迎另類藝人”獎項。
巧合的是,WiMedia 聯盟在同一年成立,其致力于使基于超寬帶 (UWB) 技術的高速無線標準商業化。盡管 UWB 在提供“無線 USB”連接方面擁有良好的市場表現和誘人的前景,但當時間來到 7 年后的 2009 年,經濟大衰退和 Wi-Fi 性能的不斷演變給 UWB 造成了致命一擊。
但是,每個人都知道,用木樁攻擊心臟是無法擊倒僵尸的,您還需要雙擊僵尸頭部。UWB 行將就木,WiMedia 聯盟潰散解體,這項技術的未來變得模糊起來,等待有一天能夠重見天日。
回到今天,當我們拜訪技術“墓地”時,我們發現 UWB 已不復存在。實際上,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50 年代,現已重新成為一種精確的定位和測距技術。這次,它的重點不是以無線方式傳送數千兆位的數據,而是確定幾厘米內兩個設備的相對位置。UWB 以 IEEE 802.15.4z 標準為基礎,已發展成為一種創新型輔助技術而不是替代技術,可增強圍繞身份驗證和室內定位的應用場景。
測試 UWB 與其他典型消費類無線技術有些不同。一方面,有些測試更簡單——對矢量幅度誤差(EVM) 等調制精度規范沒有特定要求。另一方面,UWB 具有充滿挑戰的不同關鍵規范亟待驗證:飛行時間 (ToF)。
精確的定位需要在數據包之間進行極其精確的定時測量——在自由空間中,一個信號傳播 1 厘米大約需要 30 皮秒的時間。測試設備必須能夠以極高的精度校準設備中的 ToF 因子。此外,與其他主流連接標準相比,還有一些頗具挑戰性的獨特規范:頻率和信號帶寬。802.15.4z 覆蓋的頻率范圍是 6.5 GHz 至 10 GHz,工作范圍超出了大多數消費類無線技術中采用的 6 GHz 以下頻率范圍,信號帶寬通常為 500 MHz,高可達 1 GHz 或以上。
![]() | 位置、位置、位置 |
2020 年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值得關注,即位置檢測、手勢感應和室內定位技術將成為熱門領域!我已經花了一些時間探討 UWB,但是,還有其他幾種無線技術正在尋求解決不同類型的定位應用問題。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技術包括:
藍牙 5.1:“智能筆”產品預計將在2021年推出,其遵循藍牙 5.1 版本標準,允許用戶通過筆的手勢控制各種功能,甚至可以在筆不小心丟在沙發墊上時,幫助確定其位置。藍牙 5.1 特別適合手機和配件,與信標結合使用則可提供更出色的性能,能夠實現類似“室內 GPS”的功能。
802.11az:Wi-Fi 定位技術802.11az 旨在通過提高 Wi-Fi 網絡的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來解決另一個問題。通過利用對不同Wi-Fi客戶端位置的了解,接入點可以更快地連接到移動產品并通過在不使用網絡時進入休眠狀態來提高能效。
60 GHz 免許可雷達:2019 年,谷歌的 Soli 項目以 Pixel 4 手機為載體廣泛引入世界,是使用免許可 60 GHz 雷達技術進行手勢感應的先例。雖然現在還不能判斷這是一個噱頭還是未來無處不在的功能,但很明顯,在移動設備中集成手勢感應可為用戶帶來一種與設備進行交互的全新方式。
這些技術都有完全不同的測試要求。從根本上講,感應位置要求設備了解距離和方向。距離可以用時間(UWB 和雷達為 ToF)或信號強度(藍牙和 Wi-Fi 為接收信號強度 (RSSI))測量,這便需要進行 ToF 校準或 RSSI 校準。可以通過將多個傳感器/信標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三角測量)或通過測量到達角度 (AoA) 和/或離開角度 (AoD) 來確定方向。
![]() | 風水輪流轉 |
下一個十年的轉折點已然到來,5G 將成為我們打造未來創新十年的有力平臺。智能手機是 4G 時代的王者——永世長存的王者。5G 的愿景遠超于此,這是歷史的必然,不過,網絡的發展仍需建立在智能手機的基礎之上。新興和發展中的輔助技術尋求為現有產品增加新的維度,同時激發創造性思考者通過增加用戶和“事物”之間的交互,使其產品變得不可或缺。技術過渡可以為參與者創造機遇,讓他們有機會打破現有或建立全新的生態系統。
{此文轉載于網絡,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謝謝}
